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泛亚电竞官方平台入口 > 产品展示 > 他是红25军军魂,韩先楚每每追忆都感叹:政委如果活着,了不得
他是红25军军魂,韩先楚每每追忆都感叹:政委如果活着,了不得

发布日期:2024-11-04 14:48    点击次数:105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红25军是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部队,这支诞生于大别山的红军队伍长期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它率先抵达陕北,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在红军军史上,红25军的名字是被单独书写的,这是对它地位的肯定。

说起红25军,人们都以徐海东、程子华、韩先楚等人为其代表,但是

深挖红25军军史就知道,在红25军历史上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吴焕先。

吴焕先对红25军的影响,长期间被人们低估了。

红25军自从建军后,吴焕先一直都是这支部队的核心领导,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红25军能从战略上策应党中央顺利到达陕北,这中间吴焕先居功至伟,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被我们知悉和铭记。

吴焕先

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界处的河南新县,原称经扶县,是蒋介石为了“剿共”为专设的县,1932年划河南光山、湖北麻城和黄安的一部分而设立,县名即取自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1947年改称新县。新县共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是中国的“将军县”之一。

新县所在的鄂豫皖苏区诞生了红四方面军,大别山人民以这支队伍为主体,先后向中国革命输送了成千上万名优秀儿女,吴焕先就是其中之一。

吴焕先家在当地较为富裕,有水旱田、有耕牛、有店铺,富足有余,在村里是大户人家,他原本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在湖北麻城上学时,吴焕先接受了革命思想,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热衷于宣传马列主义革命思想,作为积极分子参加街头游行、示威,走街串巷张贴革命标语。

吴焕先立志工农革命,回到家乡后主动把自家的田地分给了穷人,烧掉租地契约和债务借据,以谋天下人的幸福为己任。后来他又组织农民协会,一心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老乡们都称赞青年吴焕先:“破家革命,揭竿而起!”

与毛主席在湖南领导的秋收起义时间相同,吴焕先在湖北也领导了秋收起义。在领导起义时,后来的共和国大将徐海东、大将王树声、上将王宏坤都是受吴焕先领导的起义人员。起义失败后,吴焕先继续坚持斗争,又带着贫苦农民发动黄麻起义,黄麻起义部队后来改编成老红25军。

1928年5月,他参与领导创建的柴山保根据地成为鄂豫皖苏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黄麻起义

吴焕先闹革命是付出了惨重个人代价的,他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土豪劣绅最血腥的报复。早在吴焕先在家分田后不久,当地土匪就残酷屠杀了吴家人,吴家六口人被灭门,其他吴氏一族也死伤无数。

吴焕先的老母亲和妻子开始逃过一劫,可是正在打仗的吴焕先无暇顾及家人,老母亲和有孕在身的妻子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和土匪的围追堵截,都先后不幸离去。对吴焕先本人,国民党当局则悬赏三千大洋要他的人头。

吴焕先一家的苦难经历,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残酷的现实中吴焕先没有被吓倒,反而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用工农革命的最终胜利为家人们复仇。

在参与创建和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吴焕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还担任过鄂豫皖苏区土地委员会的主席。1931年起,他从地方转入部队工作,担任红四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开始与军旅结下了不解之缘。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大别山地区位于国民党统治的腹地,毗邻武汉三镇,国民党当局在这里屯集重兵反复“围剿”红军。在残酷的战争中,吴焕先很快表现出非凡才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一个军事门外汉成为一个军政双全的卓越领导人。

吴焕先的下属韩先楚上将回忆说:

“吴焕先同志没有进过军事学校,但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胜仗和败仗中找出经验教训,找出新的斗争策略。”

吴焕先有胆有识,有理论本领,有工作经验,既有革命的资历,又有出色的组织领导和军事指挥水平,这让他在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内都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名字和形象已形成一种力量,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群情激奋。

张国焘进入鄂豫皖苏区后,为了全面掌控大权,便借着“肃反”的名义大肆排斥异己,但是由于吴焕先在鄂豫皖的资历和威望,以及吴焕先的“历史清白”,张国焘没敢动他。

但这种伤筋动骨的肃反,还是让红四方面军实力大损,加之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最终张国焘将红四方面军带往更为富庶的川陕,留下日渐萎缩的鄂豫皖根据地和老弱病残的数千四方面军将士于不顾。

由于吴焕先足以“威胁”到张国焘的地位,因此张国焘并没有带走吴焕先。

吴焕先在哪里都是干革命,面对艰难局面,他带着这些余部冲破数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很快重建起了红军队伍。1932年10月,吴焕先将留在湖北黄安的5个团进行整编,重建了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红四方面军留在皖西北的红军部队,由廖荣坤、徐海东等组成了红28军。

1934年4月,红25军与红28军合并,仍称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

由于当时鄂豫皖苏区革命的特殊性,政治委员是红军队伍最后下定决心者,也就是红军的实际负责人。

红25军能在夹缝中取得生存和发展,作为政委的吴焕先功不可没,他成为红25军的象征和军魂级的人物。

红25军整编后,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地区,不断给国民党军以打击,并恢复了鄂豫边部分苏区,使红军有了回旋立足之地。同时,部队建设也不断加强,使指战员的军政素质进一步提高。韩先楚、刘震、刘华清等我军高级将领,都是在这时加入的红25军。

我军著名战将“旋风司令”韩先楚早期是红25军的一名运输兵,韩先楚戏言自己在“二线部队当兵”,是吴焕先最早发现了韩先楚是可造之才,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吴焕先对韩先楚的评价是

“唯楚有材,先楚为例”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举行常委会议决定:为保存有生力量,红25军向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转移,创建新的苏区,部队在行动中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为适应长途转战需要,红25军进行整编,妥善安置了不能随军行动的伤病员。整编后,党中央派来的程子华同志担任军长,徐海东改任副军长,政治委员仍为吴焕先,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全军编4个团:第223团、第224团、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余人。11月16日,红25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红25军长征的经历就是一部传奇,是到达陕北最早的队伍,是唯一在长征中建立根据地的队伍,是唯一人员不但没减少而且有增加的队伍,但这不是我们本文要叙述的重点。

在红25军长征时,曾经面临一个关键决策,而正是吴焕先的决定让红25军有了光明的前途,这个决定的重要性评价怎么高都不为过。

红25军先是进入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随即又转战鄂豫陕边界,创建鄂豫陕苏区。1935年5月中旬,原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病逝,吴焕先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开始党政军一肩挑。在领导打退国民党军队的两次“围剿”之后,7月份,红25军远程奔袭鄂豫陕三省边界,威逼西安。

就是在这里,红25军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中得悉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的消息。

红25军原属于红四方面军序列,红25军大部分同志都同意南下与方面军主力会合。

但吴焕先通过俘虏口供和报纸获悉的消息,判断两军会师后将有北上的动向,事实证明吴焕先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央红军果然北上,只不过因为张国焘搞分裂,红四方面军主力则走了另外一条路。后来,张国焘另立“中央”,妄图分裂党和红军。

1935年7月15日,鄂豫陕省委又收到交通员带来的中共中央数月前发出的文件。当晚,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红25军到陕甘苏区与陕北的红军会合,集中力量巩固陕甘苏区,配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行动。

红25军开辟的鄂豫陕根据地形势图

吴焕先的这个决定,不但决定了25军全军所有人的命运,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征的成败。

我们可以合理假设,如果红25军没有北上,转而南下与红四方面会合,红25军就只能成为张国焘麾下的“跟班”,有了新资本的张国焘野心和胆子将更大,他另立门户搞分裂的局面怎么收场还不一定。

同时,没有陕北红军,就没有陕北根据地;没有红25军,就稳定不了陕北根据地。红25军不去陕北,单单以陕北红军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给党中央准备好一块可靠的根据地还是两说。没有红25军后来在陕北的征战,《大公报》也就不会有相关报道,主席也无法了解陕北的情况,也许只能继续领着队伍摸索于长征路上艰难地寻找中国革命的最终落脚点。

历史有时真是环环相扣,这种蝴蝶效应隐藏着无数的可能与变数。

红25军北上这个决定,虽然是鄂豫陕省和红25军的集体决定,但是吴焕先绝对是首功。

因为当时吴焕先不但代理着鄂豫陕省委书记,还是红25军政治委员,在这支队伍里他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程子华

徐海东

红25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当时都身受重伤,戴季英、郑位三虽然后来地位很高,但当时一个是参谋长、一个是政治部主任,这种事关全军命运的重大决定,戴、郑二人只能是提供建议,最终的决定还是由吴焕先作出的。

几十年后,韩先楚在纪念吴焕先的座谈会上说

:“政委的决定,挽救了红25军,也挽救了我们所有人。”

这就是明证。

如果没有吴焕先在历史关键时刻做出的明智抉择,未来中国革命的历史能否以我们所熟知的面貌呈现,确实存在很大的变数。说吴焕先为红25军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并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征的成败,并不为过。

现在很多军迷都将红25军长征的功绩算到徐海东身上,这种捧杀对徐海东大将是不公平的。

徐海东的主要功绩在于巩固和扩大陕北根据地,为党中央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落脚点,并在中央红军最艰难时刻给予五千大洋支持,而当时,吴焕先已经不幸牺牲了。徐海东的历史功勋虽然很大,但最重要的时期是到达陕北以后。

长征时期红25军的这些功绩,都是与吴焕先的领导分不开的。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出发北上。8月21日,部队在甘肃平凉泾川县以西的四坡村遭遇国民党军队袭击,吴焕先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8岁,所遗职务由徐海东兼任。9月7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决定,程子华代理省委书记兼红25军政治委员,徐海东任红25军军长。

9月16日,红25军与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在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至此,红25军历时10个月、途经4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

红25军的长征,吴焕先的功绩是巨大的,他的牺牲也是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

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有很多部队都是从这支传奇的红25军发展起来的,如我军王牌部队第39军。和红25军有渊源的部队太多太多,使其成为我军著名的“种子部队”之一。

吴焕先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25军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战将和干部,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吴焕先也可以视为我军建军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人们为尊者讳,回避了很多历史,而吴焕先的历史地位,是严重被低估了的。按对我党革命贡献来讲,如果徐海东、王树声可以授大将,吴焕先如果活着,授元帅一点也不为过!

1980年,韩先楚上将撰写了一篇回忆录《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他由衷地感叹道:

政委要活着,“那不得了!”

吴焕先牺牲后,尸体被红军安葬。韩先楚在回忆时写道:

“我们抬着焕先同志的遗体渡过泾河,当晚就买来一口油漆棺材,把他掩埋在陇东高原。”

可红军离开后,吴焕先的尸体被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国民党军羞辱,遗骸不知去向。

1985年,在吴焕先牺牲50周年前夕,徐向前元帅为这位老部下题词:

“赤胆忠心,英勇善战”。

2009年,吴焕先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吴焕先全家很多人因为革命而被害,吴焕先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代。

吴焕先四弟的大儿子吴世治在家谱上被过继到吴焕先名下,成为吴焕先的继子。逢年过节,他都要烧香祭拜,到衣冠冢前给吴焕先磕头,以此祭奠这位中国革命的功臣、这位他从未谋面的伟大父亲!

陕北徐海东张国焘吴焕先韩先楚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owered by 泛亚电竞官方平台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